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体育百科 体育百科

2008年奥运会礼服_08奥运会礼服

tamoadmin 2024-09-08 人已围观

简介1.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主创人员都有谁?2.广州亚运会服装设计师是谁?3.2008年北京奥运会颁奖礼仪的设计过程礼服是指在庄重的场合或举行仪式时穿的服装,如晚礼服或举行重要典礼时按规定所穿的衣服。礼服是以裙装为基本款式特征,是指在某些重大场合上参与者所穿着的庄重而且正式的服装。礼服有多种分类,西方传统的礼服包括晨礼服、小礼服(晚餐礼服或便礼服)和大礼服(燕尾服)。晚礼服并不包含在西方传统礼

1.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主创人员都有谁?

2.广州亚运会服装设计师是谁?

3.2008年北京奥运会颁奖礼仪的设计过程

2008年奥运会礼服_08奥运会礼服

礼服是指在庄重的场合或举行仪式时穿的服装,如晚礼服或举行重要典礼时按规定所穿的衣服。礼服是以裙装为基本款式特征,是指在某些重大场合上参与者所穿着的庄重而且正式的服装。

礼服有多种分类,西方传统的礼服包括晨礼服、小礼服(晚餐礼服或便礼服)和大礼服(燕尾服)。晚礼服并不包含在西方传统礼服之列。

北京奥运会颁奖礼仪服装唯一一款男装为升旗手服装:与青花瓷礼服遥相呼应的升旗手服装,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不失阳刚之气,将出现在所有的奥运会和残奥会比赛场馆中。所有的奥运礼服和升旗手制服都绣有“BEIJING2008”的字样。

扩展资料:

礼服的产生与人类早期的各种祭祀、庆典等活动有关。由此可以推断,礼服形成的最初目的在于对郑重仪式的尊崇。影响礼服发展的因素很多,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环境中,因历史、文化、经济等条件的限定及变化,人们对礼服的需求也会不同。

具体到服装款式造型、面料材质、色彩图案及搭配方式也会截然不同;同时礼服还因身份、阶级、职业、年龄、性别及礼仪轻重、时间早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从礼服款式造型角度来看,礼服多以裙装结构为主,因此礼服的起源可追溯到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当时女子服装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广泛流行的撑箍裙,据说法国亨利四世的妻子玛格丽特想用膨大的撑箍裙来掩饰她那不太丰满的臀部。

于是将西班牙的锥形(即上小下大)撑箍裙改为在腰部添上轮形撑箍架,使臀围非常丰满,使腰肢更加显得纤细。同时,为了使腰肢更加纤细,各式紧身衣也相继出现。

洛可可时期的礼服, 由宫廷贵妇率先穿起,在洛可可纤巧与富丽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东方的景物纹样和吉祥文字等元素,以表现礼月浸的精致秀丽之风。

百度百科-礼服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主创人员都有谁?

各国代表团奥运会开闭幕式礼服比较

://tieba.baidu/f?kz=448192318%20&bl=jrzt_p04

中国的不是一般的土啊~~

已经雷倒一大片人了

广州亚运会服装设计师是谁?

新华网北京6月30日电 记者高鹏、汪涌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创意方案的征集工作将于7月底结束,初步的创意方案和制作团队也将在9月份确定。在悉尼和雅典连续两届奥运会创造了奥运会开幕式的经典之后,2008年的北京拿什么感动世界?

8分钟和4小时

“8分钟太短了,根本无法展示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2008年奥运会的开幕式则不一样,你们可以有4个小时讲故事,”雅典奥运会开、闭幕式创意和制作总监大卫·佐克日前在参加北京2008奥运国际论坛2005大会接受记者访时说。

据佐克透露,他所在的英国杰克莫顿大型主题活动集团公司正在和张艺谋合作,寻求共同执导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可能性。

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由张艺谋执导的8分钟短节目在国内外引起了截然不同的反响。国外对这个短节目普遍叫好,而国人则多持批评意见,认为表现出的中国内涵过于肤浅。对此,佐克为自己的搭档“打抱不平”说,要想在短短的8分钟里淋漓尽致地展现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精髓,任何人都很难做到。因此,8分钟短节目只选取“大”、“二胡”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象征元素实在是无奈之举。

“但对于大多数外国人来说,即便是这些最简单的中国文化‘符号’,仍然充满了神秘感,”佐克说。

佐克表示,西方对于中国的了解大都来自媒体报道,但由于意识形态以及传统价值观上的不同,一些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时过于片面,有失客观,因此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并不真实。奥运会开幕式是个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绝佳机会。全世界每个角落的人都能通过观看电视直播直接感受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而不会被媒体的主观报道所影响。

西装?中山装?汉服?唐装?马褂?再过495天,作为东道主的中国运动员以什么样的着装在开幕式上亮相,成为在此间举行的“2008年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礼仪装备设计研讨会”的焦点话题。在相关研讨会上,学者、运动员、设计师等展开争论。

有人建议应着汉服,但也有人认为要结合时尚文化。

汉服、唐装、马褂、中山装、西装,见证了中国服装风格发展的过程。任何一种着装形式,只是与该时代的民族文化特征相适应。不能因汉唐盛世,而推崇汉唐之服;清末凌辱,而屏弃马褂。西服虽是“舶来品”,但也绝不能盲目排斥,试想诸如“洋车子”、“洋油”之类的“舶来品”也不早已融入大众生活了吗?

在“奥运礼服”的选择上,想推崇民族特色无可厚非。可民族特色也不能抵触于奥运的竞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历史是不断进步的,服装风格也不断变更发展。想用“服装复古”去打文化特色牌,只会给人一种精神文化“古板化”的感觉,和奥运竞技、向上的文化内涵格格不入。“奥运礼服”的设计,要秉承于奥运精神,而不是强行加入“复古文化”,否则会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

其实穿西服也未尝不可,国际文化交融的今天,西服早就成了世界的主打服饰品牌。也不要骂穿西服是“崇洋媚外”,一味穿汉服、坐马车只会步入文化的倒退。“洋为中用”、“中为洋用”是新时代发展的标签,“四明”让外人“发扬光大”后,西服为什么就不能在我国灿烂开花呢?

哪个服饰最终被选为“奥运礼服”已不重要,关键是礼服的设计不能落入“文化复古”圈套。弘扬民族文化,并非是复古文化,而是在“汲取精华的基础上发扬光大”。整天穿着“汉服”,且“之、乎,者、也”的叫喝者,是文化无知的伪道士。想坐上文化倒退的列车,千万别拉着全国民众下水。

“奥运礼服”的选择关系国家门面,一味的“服装复古”只会让极力提倡的奥运精神变得呆板可笑。与时俱进,有时代精神的服装,才会更好地体现奥运的人文精神风貌。期待,站在2008年奥运开幕式上的中国健儿,各个服饰得体,精神焕发。

2008年北京奥运会颁奖礼仪的设计过程

广州亚运会颁奖礼仪服装名。由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贺阳设计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颁奖礼仪服装、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服装等就是由贺阳设计的。

行云流水礼服

广州亚运会颁奖礼仪服装名。由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贺阳设计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颁奖礼仪服装、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服装等就是由贺阳设计的。

服装介绍

行云流水礼服,是广州亚运会颁奖礼仪服装,是由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贺阳设计,以云纹、

[行云流水礼服]

行云流水礼服

水纹为图案主题,一袭米色针织休闲服,一条蓝、粉色相间的丝巾系于颈间,用中国传统云水纹图案,色彩上用岭南画派风格的蓝绿、黄蓝,以体现珠江之水的蓝与广州特有的亚热带地貌以及植物的黄绿色,正是这种“平民化”的设计观,成就了“行云流水”。

礼服方案

据介绍,亚运会颁奖礼仪形象方案包括升旗手服装、礼仪**服装,设计定向招标项目于2008年11月启动,亚组委邀请国内多所知名设计高校共同参与招标。经过效果图的层层筛选和标准样衣的多次审评,亚组委最终选定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学院教授贺阳设计的“行云流水”方案。亚组委对此套方案的评价是:设计新颖,针织类运动型礼仪服装设计打破常规,令人眼前一亮。

行云流水

颁奖礼仪及升旗手服装“行云流水”,礼仪服装以蓝绿、黄蓝等明亮的色彩过渡晕染,体现珠江之水的蓝与广州亚热带地貌与植物的黄绿色为主色调。中国传统云水纹图案与人体巧妙地结合,呈现华丽、高贵的礼仪风范,而渐变色与运动功能针织面料、数码印花技术相结合,打破传统

行云流水礼服展示(6张)

礼服常规。升旗手服装用白色三开身式立领青年装,上衣图案为盘金秀,绣纹与礼仪服装云水纹相呼应,领、裤缝处滚金边,整体笔挺明亮。[1]

相关评价

“行云流水”礼仪服装的色彩灵感受岭南画派独具特色的亮丽色彩启示,以体现珠江之水的蓝,以及广州特有的亚热带地貌与植物的黄绿色为主要色调,颜色的晕染过渡处理传统又不失时尚。方案将中国传统云水纹图案与人体巧妙结合,完美地表达了华丽、高贵的礼仪风范,立则仪态娴雅,雍容端庄;行则飘逸灵动,顾盼生辉。弹性针织面料制作的礼仪服装,适合不同体型的礼仪**,简化了量体定制的繁琐环节,也降低了制作成本,符合设计的节省原则。将弹性针织面料与现代科技的数码印花技术结合,打破了传统礼服的常规,更具运动特征。这款亚运礼仪服装的设计,既体现了广州的地域特征与人文风情,又具有中国礼仪文化的内涵与现代时尚的美感。

由北京奥组委主办、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和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协办的北京奥运会颁奖礼仪服装设计征集活动自2007年5月23日正式启动以来,得到全国时装设计师、专业院校和服装设计爱好者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截止到2007年7月31日,共收到有效作品305份,包括服装成衣137套、效果图168份。投稿作品中包括全国“十佳”设计师投稿127份,服装设计专业院校投稿80份。

2007年8月2日—3日,在北京时尚设计广场进行了初评和复评两次评审会。由北京奥组委领导、中国艺术及服装设计界专家、国际奥委会形象景观专家及冠军运动员代表组成的评审小组通过认真审阅来稿、并观看动态展示,共选出成衣作品30件,包括托盘员礼服8件、嘉宾引导员礼服7件、运动员引导员礼服10件、升旗手制服5件。(评审小组成员包括:北京奥组委执行副蒋效愚、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部长赵东鸣、北京服装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常青、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王庆、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体育展示与颁奖仪式总监蒋虎、国际奥委会形象景观专家西奥多·马莎里斯、著名画家韩美林、著名艺术设计教育家和艺术设计家常沙娜、北京服装学院教授李克瑜、清华美院教授袁杰英、清华美院院长李当岐、北京服装学院院长刘元风,奥运冠军代表叶乔波。)

从2007年8月至2008年2月,在相关领导的亲自领导下,北京奥组委组织专家召开了十余次方案修改研讨会。入围设计师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多次修改方案、制作样衣。并先后于2007年11月8日和08年2月3日两次上报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最终方案于2008年2月底通过国际奥委会审批。国际奥委会对北京奥运会颁奖礼仪服装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十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